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Item 987654321/6547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46867/50733 (92%)
造访人次 : 11886201      在线人数 : 43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主页登入上传说明关于CCUR管理 到手机版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6547


    题名: 宋代茶碗研究
    作者: 楊佳正
    贡献者: 史學系
    关键词: 宋代茶碗 Song dynasty''s tea-bowl
    茶碗 tea-bowl
    陶瓷 ceramic
    日期: 2004
    上传时间: 2010-07-06
    摘要: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現代人用小茶杯喝茶,喝的是用茶壺泡出來的茶水,人們不明白為什麼宋代人要用大大的茶碗喝茶,其實現代的茶壺和茶杯是自茶碗改良而成的。宋代人飲茶跟現代不同,飲用的茶,是研磨成粉狀的茶末;飲茶的方式,除宋代盛行的點茶之外,有沿用唐代的煎茶也有唐代以前的芼茶。當時飲用末茶,茶碗是飲茶時的主角,同時扮演著茶壺與茶杯雙重的角色。
    茶碗是飲茶時用來盛茶湯飲用的器皿,唐宋飲茶是不允許茶味走樣,講究茶碗的使用,茶碗只能專用於飲茶,不能與其它飲食雜用。唐代流行煎茶,末茶投諸於釜鍑,所煎煮出來茶湯最好是黃顏色而帶有乳濁的狀態,茶碗的功能,就是要彰顯這種茶湯顏色的美,因此碗的造型、碗的釉色及釉質對於茶湯顏色的襯托,要喝一碗賞心悅目的好茶,慎選茶碗就顯得格外的重要。
    宋代盛行點茶、鬥茶,置茶末於茶碗中,用湯瓶燒水點擊;?茶湯顏色的白,當時的茶碗講究釉色要黑還要玉毫條達,黑釉茶碗因此獨領風騷,風靡全國。茶碗隨飲茶的流傳,也影響日本、韓國等鄰近的國家。
    飲茶風氣的盛行,使茶碗成為宋代南北窯場的重要產品,各種品類琳瑯滿目,因此茶碗釉色的變化,在各類宋瓷當中可說是最為豐富的種類。但陶瓷史及飲茶史,對於茶碗的研究,至今尚未完整,本文研究之動機就是企圖彌補宋代飲茶史及陶瓷史的這一段空白。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透過相關的文獻記載,探討茶碗的來源,茶碗的構成,唐宋飲茶風行情形,煎、點、鬥茶等各種飲用方式,陶瓷茶碗因何成為唐宋之間飲茶方式煎、點、鬥茶法的重要工具,宋代各窯場茶碗的生產技術,宋代茶碗對韓日兩國的影響。
    研究宋代各窯系茶碗的製作工藝,透過史籍資料分析,及後代相關的研究論著,依(一)燒造歷史、(二)胎土、(三)釉、(四)裝燒技術、(五)裝飾工藝等陶瓷燒成的條件,勾勒出宋代各窯茶碗的豐富面貌。
    本論文所使用的方法與步驟,乃以歷史研究法,竭盡所能,蒐集茶碗相關資料,將宋代茶碗做全面性的進行陳述。
    以歸納及分析法,探究茶碗的構成、飲茶方式、茶碗的生產及影響等課題。
    第七章 結論
    自唐代以後因飲茶專器之風盛行,茶碗成為陶瓷生產的重要項目,茶的產地往往也是茶碗的產地。設置窯場來生產茶碗,所直接呈現的是人對於茶器的需求,到了宋代這種需求更為擴大,因此在當時陶工的努力之下,茶碗造型及風格因時因地而變遷,茶碗的釉胎和花紋也因原料及生產技術的不同而形成各窯的特徵。南北窯爐形式的差異,燃料的不同,因而使火焰的性質也有所不同,也讓茶碗在世人眼前展現更為美妙的姿色,一個小小的茶碗之所以能有如此魅力,自本文探究的結果,應是來自宋代皇室的需求、社會的變動、經濟的活動、同業的競爭、國外的需求等因素所塑造而成的。
    一、茶碗的生產受到經濟的影響
    宋代各窯廠生產的茶碗,反映當時的飲茶的消費現象,呈現出金字塔形的結構,底層是一般消費大眾所進出茶坊、茶樓或居家飲茶,兩宋都城皆是茶坊茶樓林立彼此競爭激烈,經營者除賣煎點茶湯之外,尚須費盡巧思企劃,重點在招徠客人,一般的茶坊茶樓因為茶碗使用率高,折損嚴重,用的是低價的茶碗,要看到造型和釉色都講究的茶碗,大概在消費中層的高級茶坊茶樓或士大夫品茗的場合才見得到,至於不計成本的官窯所生產造型完美釉色精緻的茶碗,就只有在消費金字塔頂端的皇帝貴族或達官顯要才能享用。
    受到市場經濟的影響,陶工在製作一般社會大眾所使用的茶碗時,必須考慮產品的競爭力與製作的成本,在社會富庶經濟繁榮的北宋,茶碗所使用的胎土,經過多次淘洗的程序,呈現顆粒細小質地細膩的品質,釉質及燒造茶碗的技術均十分熟練,但到了南宋,北方因歷經戰亂的困擾,富庶的景象大不如前,有些窯場因而被迫停燒,一般民窯所產茶碗的品質也有下降的現象,南方因政經中心遷移之後,造就南方窯場的興起,所產茶碗的品質取代北方,這說明陶瓷的生產品質好壞,來自經濟因素的影響,似乎比生產經驗的累積更為重要。
    二、茶碗的生產官、民窯相互影響
    官窯所生產的茶碗,部分的造型或釉色,民窯是不能生產的,但官窯品質的精緻及成熟的燒製技術,對於一般民窯卻產生很大的影響,如定窯系民窯之質精者為官窯,其刻劃印花裝飾或覆燒工藝等生產技術,常為他窯所模仿;南宋官窯碗多次施釉技術來自龍泉窯,汝官窯的支釘燒,也見龍泉窯青瓷碗用此技法,官、民窯之間技法的流通,也是宋代陶瓷精進的原因。
    三、茶碗的生產受到同業競爭的影響
    宋代茶碗的生產,因為市場的需求,同業之間競爭十分激烈,某種產品在市場上受到歡迎,鄰窯立刻相繼模仿的現象相當普遍,如定窯白釉刻、畫、印花碗,風靡全國,連遙遠的景德鎮窯也加以模仿;定窯碗的覆燒,可以增加產能,很多窯場也採用這種技術;建窯的鷓鴣、兔毫斑碗為試茶家所珍,鄰近的吉州窯運用釉的裝飾技法加以仿製,點茶須大量黑釉茶碗,南北各窯場全都有生產。宋代各窯因為要保持市場的佔有,需在產品與生產技術上做很多的變革與創新,一方面是提高產量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便是提高質量。這種市場競爭的結果,造成宋代陶瓷的卓越成就。
    四、茶碗的生產突破原料的限制
    陶瓷原料的優劣,攸關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胎土細膩潔白,釉色晶亮滑為優,但從宋代各窯所生產茶碗之中,有優質胎釉者少,而以生產技術克服原料不良,化劣為優者多,運用胎釉收縮比不同容易產生開片的現象,創造各種有名的裂紋釉,如龍泉青瓷碗的冰裂,百碎;胎質不良,則以刻、畫、印、繪、貼等方式,設計豐富多變的紋飾為特色,如定窯白釉刻、畫、印花碗、耀州青瓷刻花碗、吉州窯剪紙漏花碗、磁州窯剔花碗、白釉紅綠彩碗;釉質平淡則以塗、點、灑、掛等施釉技術裝飾,如定窯黑釉描金碗、吉州窯玳瑁、虎皮碗、磁州窯白覆輪碗、建窯鐵?斑紋碗等;或以裝燒技術克服缺點,如定窯碗胎薄易變形創覆燒法解決問題等。從宋代茶碗的身上可以看見,各種生產技術淋漓剔緻的表現手法,幾乎完全克服原料不良的問題,而能化缺陷為優點,這也是宋代陶瓷的一大特色。
    五、茶碗的生產來自國外需求的的影響
    唐宋飲茶法影響鄰近的國家韓國及日本,飲茶在兩國都曾蔚為風潮,茶碗需求量大,當時的韓國及日本生產技術不足,因此須從中國輸入,尤其是以日本的需求為多。
    六、宋代茶碗並不限於用在飲用末茶
    末茶的飲用方式包括煎茶與點、鬥茶,煎茶所需的茶碗以青釉及白釉為主,碗身矮,碗壁較淺斜,點、鬥茶則以黑釉為主,需碗身高,碗壁斜度較小的茶碗,在宋代茶碗的諸品種,點、鬥茶用的黑釉茶碗是主流,各地窯廠雖多有生產,但所見青釉及白釉茶碗數量似乎更多,這應是點、鬥茶用黑釉茶碗,分茶飲用時就可以用其他釉色或其他造型的茶碗。在茶肆中所賣的茶,並不一定是煎茶或點、鬥茶,也有加入蔥、薑、橘皮之類的芼茶或有各種奇茶異湯、七寶擂茶、?子蔥茶,因此所需的茶碗也異於煎、點、鬥茶。一般來說,茶肆所使用的茶碗,較不需精緻,這一類茶碗主要是為吸引顧客或突顯販賣的物件,因此功能及造型也異於煎、點、鬥茶,造型上也較為矮淺,而且紋飾也多。宋代飲茶遍及社會各階層,皇室貴冑士大夫們以煎、點、鬥茶為社交活動,平民百姓居家飲茶或茶肆招徠客人,並不一定這麼講究,所以各窯廠所生產的茶碗,因應各種需要,呈現出各式各樣琳瑯滿目的品類。
    显示于类别:[史學系暨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0KbUnknown195检视/开启


    在CCU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