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6833/50693 (92%)
造訪人次 : 11845791 線上人數 : 92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CCUR
新聞暨傳播學院
大眾傳播學系
--研究計畫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CCUR
‧
管理
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
>
新聞暨傳播學院
>
大眾傳播學系
>
研究計畫
>
Item 987654321/932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資料載入中.....
資料載入中.....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932
題名:
從行動主體的角度看2004年中華民國第十一屆總統大選後「320∼520抗爭事件」的發生及影響
作者:
楊祖珺
日期:
2005
上傳時間:
2009-08-03 13:42:15 (UTC+8)
摘要:
本研究將透過深度訪談、內容分析法、以及詮釋學的方法,探討中華民國第十一屆總統大選後「320~520 抗爭活動」中的行動主體,在參與抗爭過程中,其自主性的生成過程。同時,本研究也將探討在台灣社會長期以來爭議不斷的民主、省籍、以及國族想像等概念,在行動主體自主性生成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者曾經在缺乏任何組織支援的情況下,帶領十九位研究的學生,將第十一屆總統大選後「320-520 抗爭活動」的過程,在抗爭現場進行過有系統的訪問與調查。並且從141 篇的訪問稿件中,詳細記載了每日的抗爭活動,並且已經在 2004 年十一月,由「新新聞」出版社出版了「我在凱達格蘭等你──2004 年 320-520 抗爭紀實」一書。然而,該次訪問調查並未針對這些受訪者在廣場上,從異質性的人際互動、小團體集結、大規模集結的主體衝撞經驗過程中,從心理轉變到參與位置改變的調查與研究。同時,該訪問調查也並未針對抗爭人們在主體衝撞經驗過程中有關現實政治意識型態上的轉換。對於長期將「人民」當成「大塊整體」的集體知識,卻又忽視其中個別成長經驗及差異的研究方向,本研究期待能夠提供適當的參考架構。而對於台灣傳播學的發展而言,本研究也期待能夠對於台灣學術界重覆著西方政治傳播領域的研究方法以及理論的趨向,提供另一種研究路徑、以及些許傳播研究面向的參考。
顯示於類別:
[大眾傳播學系] 研究計畫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892412H034.pdf
502Kb
Adobe PDF
1314
檢視/開啟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