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6867/50733 (92%)
造訪人次 : 11872227      線上人數 : 44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CU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636


    題名: 生態旅遊之永續評量與發展策略---子計畫二: 生態旅遊環境監測機制與策略之建立(II)
    作者: 洪維勵
    關鍵詞: 生態旅遊
    環境監測
    日期: 2004
    上傳時間: 2009-07-23 11:24:47 (UTC+8)
    摘要: 本計畫擬探討如何以社區為中心,建立一個地方性與持續性的環境監測模式,以避免遊客、社區居民、以及生態旅遊業者所造成之負面影響,並選擇一生態旅遊地,實地調查、評估該模式之適用性,以及提出具體策略供生態旅遊地之環境監測之參考。生態旅遊(ecotourism) - 一種強調小規模、以自然資源為觀光重點、與當地人互動、深入瞭解當地文化、以及利用觀光收入,同時嘉惠當地生態環境與居民的旅遊概念 - 被認為可以解決大眾觀光對當地所造成的負面衝擊,達到永續觀光 (sustainable tourism)的目標。然而,過去幾年的研究發現,生態旅遊的概念已被濫用,許多業者僅將生態旅遊當成另一種行銷策略,推出叢林探險、潛水等冒險活動,對環境保育少有貢獻,反而造成更大的威脅。而由於生態旅遊業者並未清楚區分生態與大眾觀光,或因政府部門未積極限制遊客容量及規範遊客行為,造成生態旅遊地之環境衝擊。此外,許多個案顯示,當地居民並未因生態旅遊發展而受益,其結果往往造成其敵對態度。根據國外的案例,生態旅遊發展的結果,常逐漸偏向大眾旅遊,仍對環境生態造成衝擊,其主要原因乃缺乏長期性的環境監測機制。台灣的生態旅遊發展為起步階段,若能提早建立一完善的環境監測系統,針對任何形式的資源利用,進行持續性的控管,才可能達成永續生態旅遊的目標。本研究擬以個案研究法,分析國外生態旅遊案例,找出適合國內生態旅遊之環境監測方法與實施程序,並透過德爾菲法篩選出合適之環境監測項目與內容,以建立一具體與實用之環境監測機制。
    顯示於類別:[觀光事業學系暨研究所 ] 研究計畫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RRPF910703.pdf737KbAdobe PDF1012檢視/開啟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