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Item 987654321/5280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46833/50693 (92%)
造访人次 : 11866978      在线人数 : 66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主页登入上传说明关于CCUR管理 到手机版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52803


    题名: 莊子樹木形象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Image of Tree in Zhuangzi's Philosophy
    作者: 薛幼貞
    贡献者: 哲學系
    关键词: 莊子
    基源問題
    創造的詮釋學
    本體詮釋學
    形象
    大小之辨
    深層生態學
    生態環保
    日期: 2023
    上传时间: 2023-08-01 11:15:43 (UTC+8)
    摘要: 《莊子》的「樹木形象」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可以藉由樹木的觀察,理解莊子對生命價值的實踐,從而為我們指點人生應有的正確態度,確保我們可以走在最佳的路徑。不過,遺憾的是研究《莊子》的歷代注釋家,向來多淡出「樹木形象」的議題。本論文期待通過「樹木形象」的考察,對文化記憶與現實問題的複雜性,不僅提供更好的視角來詮釋莊子,更能參與世界文化的建設。
    本章緒論一開始討論樹木形象的研究領域之前,先提出研究方法時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即是莊子對社會一般常識的種種挑戰,一層層剝去事物的表層,揭示其內在本質的同時,發現我們棲居世界種種根深蒂固的偏見。莊子以可信易懂的說故事口吻記述「樹木」,讓我們理解「樹木形象」何以引發巨大的騷動,他駕輕就熟地表達樹木成長的時序流轉,並遊刃有餘地展開超空間的早期歷史:展現了樹木與環境的布局、朝政的重大祭祀禮儀、民風習俗以及百姓的飲食起居。它顯然不同於地理志或風俗志的刻板記錄。簡言之,藉由樹木,莊子敘說了上古時期,上至黃帝與諸侯帝王下至各類雜役、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這是從宏觀上介紹樹木的格局與人文的關係。然而樹木若僅以經驗對象來單純看待,它所依附的形形色色的事物,不過是稍縱即逝的歷史表象,因此莊子拒斥那些亦步亦趨的社會教條,甚至對政治上有用的政策,也進行諸多批判與反思。
    儘管莊子生活在禮崩樂壞的戰國時代──「天下大亂、聖賢不明」(〈天下〉),他為了不讓我們與世界的關係被割斷,特意以「樹木形象」來建構世界,以「樹木」的大者、遠者、甚至奇怪者,來暗喻現實世界中很多嚴重的人生、政治、學術等問題。我們可藉由不同樹木的成長特性,見識到人們自然的生活事物,無不有道來行乎其中,有志之士方能優游於變化之中;反觀無知者應付眼前的利害,毫無分寸,不過全憑僥倖和運氣而已。
    誠然,莊子探究樹木的形象,多是從特殊的、偏狹的生命故事開始,文本又特意以第三人稱口吻要侷限莊子本人的親歷與親見,讓莊子貌似旁觀的路人。實際上,莊子於正文中徵引古文獻或逸聞掌故等,增加故事內容的有力佐證;文末又常以「聾盲哉?惡乎待哉?」等,以第一人稱反思感嘆,縱然不加以華麗文飾稍加修潤,我們也能從種種樹木形容的隱晦手法,看到莊子情感的起伏跌宕與慘澹經營人生的苦口婆心,是如出一轍。如此一來,除了對樹木的茂盛望而生畏外,我們更不禁要追問這些樹木究竟蘊藏什麼樣的性質?文本中那些名位不彰且刻意隱藏身份的人們,直接對樹木傳達他們的信息,指出了樹木最為獨特的價值所在。因此,若執意要按圖索驥樹木的外在空間形象,除了不能得出可靠的結論,反而容易陷入張冠李戴的誤區,甚至有可能影響對《莊子》文本的解讀。
    要將樹木形象的價值意義真正的付諸實現,勢必先理解莊子樹木的自然觀,並非自然客觀世界之「自然」。在文本中,因莊子對人類歷史思想的來龍去脈有一個宏觀的把握外,我們亦可藉由樹木形象的清晰展示,力圖揭示樹木與人事物的聯繫與發展使得身為讀者的我們亦能成為獨立的觀察者、實踐者。一旦真正清楚樹木形象與生活息息相關,便能避免無知帶來的許多危險。故將讀者、觀察者、實踐者三者合一,能知必能行,三者畢其功於一役。
    显示于类别:[哲學系暨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120检视/开启


    在CCU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