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6833/50693 (92%)
造訪人次 : 11845793      線上人數 : 92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CU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40205


    題名: 嵇康〈聲無哀樂論〉中音樂美學思想之探究
    作者: 張以諾
    貢獻者: 哲學系
    關鍵詞: 嵇康
    音樂美學
    聲無哀樂論
    日期: 2018-05
    上傳時間: 2018-06-19 10:42:40 (UTC+8)
    摘要: 嵇康是魏晉思潮的領導人物之一,集思想家、文學家、音樂家等身分於一身,尤其對音樂美學的問題更有獨特、卓越和劃時代的見解。一般對於魏晉思想家的研究,較側重「名教」與「自然」問題的論辯上,而對於嵇康〈聲無哀樂論〉的研究也大抵脫離不了上述的主題。但他身為一名在當時廣為人知的音樂家,如果單單用哲學家身分的角度去看待他的作品,未免有欠周延。因為他提出「聲無哀樂」的命題,是針對漢魏時期「聲」、「音」概念混亂,著重闡明「聲」與「音」的本質區別,認為「聲」本身並不具有喜、怒、哀、樂的表情意義,它的存在並不受社會生活發展演變影響。嵇康對音樂藝術本質特徵的基本看法是單純的,聲音不表現感情而音樂才能表現感情,並進而發展出其獨特的音樂美學思想。
    每個時代的審美意識,總是集中在一些思想家的美學理論之中。而這些思想家的美學理論,又凝聚、形成為若干的美學範疇和美學命題。而「聲」有無哀、樂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問題。〈聲無哀樂論〉中主要論辯「聲音」與「情感」兩者微妙的關係。而在《禮記.樂記》所說的「聲音與情感」二分的結構, 這是一個不論在哲學或美學上都有其特殊意義的結構。所以本論文企圖以音樂美學的本質進入哲學反思的角度來界定、檢視和探究這篇中國思想史上極重要的文章,以建構嵇康的音樂美學思想,期能對其思想有一更全面和和深刻的認識。
    顯示於類別:[哲學系暨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248檢視/開啟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