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6833/50693 (92%)
造訪人次 : 11845273      線上人數 : 53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CU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39779


    題名: 一氧化氮分子在W@Fe(111)和W(111)表面上的氫化計算之研究
    Computational Study on Hydrogenation of NO Molecule on the Surfaces of W@Fe(111) and W(111)
    作者: 張子寗
    貢獻者: 化學系應用化學碩士班
    關鍵詞: 一氧化氮分子在W@Fe(111)和W(111)表面上的氫化計算之研究
    Computational Study on Hydrogenation of NO Molecule on the Surfaces of W@Fe(111) and W(111)
    日期: 2018
    上傳時間: 2018-05-04 10:37:58 (UTC+8)
    摘要: 一氧化氮(NO)是工廠及汽機車排放的廢氣。當NO逸散在空氣中會造成一系列的環境問題,因為NO的化學活性很活潑,容易與大氣中的氧(O)結合形成有腐蝕性的二氧化氮(NO2),因此收集NO並將其氫化合成氨氣與水(NO+H2→NH3+H2O)加以利用,既能保護環境也可以額外產生肥料常用的原料氨氣。本篇的研究目的,為利用不同基板,有體心立方晶格的塊材金屬面,如W(111)、W@Fe(111)等奈米粒子催化模型,並藉由NO氫化反應之過程來探討吸附行為、反應機制,同時對該反應系統進行詳盡的電子分析。經由這些研究結果我們可以協助業界去設計出夠有效率的表面基板,並提供較完整且穩定的反應機制來將NO轉換成毒性較低的化學原料,降低NO造成的生物危害風險。結果顯示在W(111)、W@Fe(111)表面的吸附結構相似,在反應路徑中有部分氫化路徑相同。W(111)與W@Fe(111)反映路徑都是在NO與H原子共吸附時,發生N-O斷鍵分別氫化產生氨氣及水。為了瞭解吸附物和表面的交互作用,我們也將提出電子結構的相關資訊進行討論。
    顯示於類別:[化學系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184檢視/開啟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