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6833/50693 (92%)
造訪人次 : 11850906      線上人數 : 45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CU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27362


    題名: 香港武俠漫畫所透顯的中國性與後殖民狀況
    作者: 林柏州
    貢獻者: 史學研究所
    關鍵詞: 武俠漫畫
    後殖民
    中國性
    postcolonial theory
    comic
    hong kong
    日期: 2006
    上傳時間: 2014-05-30 15:17:18 (UTC+8)
    摘要: 本文旨在論述香港武俠漫畫中的中國性與後殖民情境,藉由著對黃玉郎所著的香港武俠漫畫作文本分析,配合新文化史的操作手法和後殖民理論來進行論述。第一章是緒論,除了研究動機之外,還談及了本文操作的手法和理論。第二章是對香港與殖民者背景分析。第三章為詮釋何為武俠漫畫,在詮釋武俠漫畫之前,先行詮釋什麼是武俠?什麼是漫畫,爾後進行香港武俠漫畫的歷史敘述。第四章則是進行香港武俠漫畫的文化分析,首先討論武俠漫畫在通俗文化的地位,再者論敘香港武俠漫畫文化工業,以作者、讀者、出版者,以及周邊商品四個要素分別切入香港武俠漫畫文化工業,從香港武俠漫畫文化工業的情況,來看出香港武俠漫畫文本在香港華人世界中的影響力。第五章則開始分析香港武俠漫畫,在這一章當中,以解析《天子傳奇》系列文本為主,將中國性和歷史性爬梳而出,同時對於天子這個符號,將作一個正統性的解析。第六章則是對《龍虎門》、《義勇門》以及《大唐雙龍傳》作文本解析,對於文本當中的中國性、武俠性、歷史性和後殖民性作敘事分析的探討。第七章則是結論,主要是統整本論文重要的論述,得出幾點結論:第一、從香港武俠漫畫的文本分析中,可以看出文本饒富中國性、歷史性、武俠性和後殖民性,可以解讀香港華人深埋心裡的中國性鏡射在香港武俠漫畫文本之中。第二、利用西方後殖民理論,確實可以應用於香港、中國和英國之間。在香港武俠漫畫中可以看出利用武俠性來打破前英國殖民主以及西方世界對東方的柔弱、陰柔的形象。再者香港為子體,中國為母體,香港為客體、中國為主體,香港對於中國而言是他者,從本文可以看出香港華人利用香港武俠漫畫企圖將己身他者的形象,利用中國性來轉化身份,避免被邊緣化。第三、香港武俠漫畫確實帶有通俗文化的性質,形成一種通俗文本的文化工業,憑藉著文化工業所傳達的訊息,讓香港華人對於中國性、歷史性及武俠性產生一種完全接受的模式。藉由著一種想像的(imagined)「中國」符號,讓香港華人在九七回歸之前,對中國性有想像關係;在九七回歸之後,更有文化認同的聚焦,進而達成香港子體和中國母體重新連接的政治性意義,以去除被中國母體內部殖民的陰影恐懼。
    顯示於類別:[史學系暨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