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Item 987654321/2327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46833/50693 (92%)
Visitors : 11852554      Online Users : 48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23278


    Title: 春秋戰國時代人質之研究
    Authors: 方聖愷
    Contributors: 史學系
    Keywords: 春秋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戰國
    Warring States Period
    人質 Hostage
    Date: 2012
    Issue Date: 2012-10-16 09:19:13 (UTC+8)
    Abstract: 中國東周春秋之初所發生的「周鄭交質」,除了代表周王室權威的低弱與諸侯國權勢的高漲外,亦象徵著當代時空下一種行為模式的產生與形成。此後春秋戰國時代各國的人質事件與人質,就層出不窮、形形色色,其後甚至影響到中國的歷朝各代,進一步發展出質子制度。而春秋戰國時代的人質事件與人質,應有一定的因果與作用,才得以盛行於當代與後世形成制度。因此本文即從當時的國外情勢、國內環境與當代出質者、人質、入質者的面向,對於春秋戰國時代的人質事件與人質,來做一全面性的研究。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緒論〉,主要說明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回顧、研究方法、研究大綱與預期成果。第二章〈春秋戰國時代以前人質之概述〉,主要綜合整理前人對於春秋戰國時代以前人質的研究成果,從中指出人質行為的起源可追溯到上古當有人祭、俘虜或交易之時,夏商周三代的人質有一連續性與連貫性。第三章〈先秦人質之成形與發展:春秋時期〉,主要論述春秋時期的人質事件與人質,由其得出出質者和入質者的動機與目的,使人質除了有本來的價值性與重要性外,更增添額外的象徵性,而造就出各式各樣的人質事件和人質。第四章〈先秦人質之轉變與定型:戰國時期〉,主要論述戰國時期的人質事件與人質,從此得出出質者為了保全利益、君權集中下的人質選擇、入質者為了獲得利益和動盪不安下的局勢等,促使人質在外多用於戰爭外交上、在內多用於連坐制度上。第五章〈春秋戰國時代人質之行為模式〉,主要將第三章春秋時期的人質、第四章戰國時期的人質做一統計、比較與分析,從中指出人質事件方式的單一化、人質類型因事件形式而有所差別,即為春秋戰國時代人質的行為模式,而此實與當代人的需求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第六章〈結論〉,主要綜合陳述諸章的探討內容,進而論述春秋戰國時代人質的現象,且肯定其在當代的作用與後世的影響。
    從春秋戰國時代的人質事件與人質,可反應出當代的政治社會面貌;反之,也因春秋戰國時代的政治社會因素,而產生出各式各樣的人質事件與人質。是故本文研究此課題,除了對春秋戰國時代人質有一全面性的認識外,亦有助於當代政治社會另一角度的瞭解。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History-Graduate School] thesi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http___thesis.lib.pccu.edu.tw_cgi-bin_cdrfb3_gsweb.pdf1373KbAdobe PDF1657View/Open


    All items in CCU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