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6867/50733 (92%)
造訪人次 : 11883171      線上人數 : 96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CU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1882


    題名: 永續社區之建構---子計畫二:水與綠生態社區發展機制與推動策略之研究(II)
    作者: 洪嘉妤
    關鍵詞: 生態社區
    永續發展
    水與綠
    生態設計
    生態綠網
    日期: 2005
    上傳時間: 2009-09-03 13:19:06 (UTC+8)
    摘要: 隨著社會結構的轉型、人類在使用環境資源時,已忽略其本身為自然界的一環,在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的情形下,其生產方式不斷地發生外部化的效應,製造廢棄物、污水、噪音等,導致環境的惡化與資源的枯竭,為此,人類居住環境也嚐到了自然反撲的力量,當人類重新思考自身居處的環境時,生態平衡的自然環境觀將是促發人類面對居住環境之重要理念。隨著科技進步所帶來的機械文明巨變對於環境的衝擊,永續發展觀念象徵人類對過去思考模式的一種覺醒與反省,其觀念乃伴隨著對環境保育的重視而逐漸凝聚共識。社區單元是人們生活最小的棲域,社區發展已成為未來國土空間規劃發展的重要角色,在永續發展與生態設計的理念,則社區意識的凝聚及社區環境品質的提升成為當前重要的議題之一。因此本研究從2008 年水與綠國家發展建設計畫為前瞻,在永續發展的精神,爰引以環境的角度思索人與自然環境共生共存的方式,建構一個讓居民住得舒適、兼顧自然生態,並減少對自然環境負荷的生態社區。本研究以第一年研究成果之建構生態社區之生態綠網評估體系為基礎,建立生態社區生態綠網之典範,於第二階段研究以實證研究分析台北市士林區芝山巖社區、蘭雅社區及竹子湖社區為研究對象,以生態社區典範之應用,並透過觀察訪談及結構式問卷調查,探討具有生態社區潛力社區之居住環境綠地空間系統性的生態設計,對於其綠地空間生態綠化、保水透水材料應用,資源循環,激發因地制宜的發展構想,進一步瞭解建構水與綠生態社區發展機制與推動策略,以強調與地球環境共生共榮的環境設計觀,是一種追求永續發展的生態社區及永續城鄉風貌之契機。是故水與綠的生態社區之實質環境生態設計架構為一種永續社區的思維,提供將來社區發展之景觀生態規劃設計時之參考。
    顯示於類別:[都市計劃與開發管理學系所] 研究計畫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